临港方舱的93岁奶奶:17岁成为护士,参加抗美援朝,荣立三等功

五星号 https://www.45qun.com

1950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上海市东方医院(时名上海市立第三人民医院)曾先后派出两批抗美援朝医疗队奔赴朝鲜战场,叶鸣、莫韵竹、王漫如、王惠民、任美芬……这些名字被记录在东方医院院史中。其中,王漫如在朝鲜战场上荣立三等功。

王漫如旧照

72年后,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的上海临港方舱医院里,一位健谈、爱笑、满头银发、非常配合观察治疗的老人引起了医护人员的注意。原来,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的王漫如。4月22日晚,王漫如经由120急救转运车,从老人公寓转运至临港方舱。她与老人公寓里的其他老人,同住在舱内高危患者区域。

1928年,王漫如出生于上海,成长于战火纷飞的年代。她的父亲是一名公司会计,家境不错,但不幸的是,她7岁丧母,14岁丧父。坚强、独立的王漫如,在17岁那年成为上海市立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。抗美援朝时期,二十出头的王漫如英勇走上前线。根据《解放日报》1951年1月25日刊发的《上海市志愿医疗手术总队全体名单》,她隶属于第三大队外科第一中队。

左一为王漫如

从留存的老照片可以看出,年轻时的王奶奶堪称“又美又飒”。“虽然不是在朝鲜前线,我们也是在离前线最近的地方,就在鸭绿江旁,有的时候炮声隆隆响也听得到。”王漫如回忆,一趟列车能送来几百名伤员,列车一来,医护人员就立刻跑过去接应。看到受伤士兵,大家觉得十分心疼。

除了奖状、勋章外,王漫如奶奶还珍藏着一期《解放日报》当年特别出版的《时事展览图片》。“我们从朝鲜回来的时候,上海到处都贴着这个。”王漫如买下了一份第9期《时事展览图片》,因为这一期刊登了她在战场上护理伤员的照片(如下图)。到了耄耋之年,她还清晰记得,照片里的她正在给一名志愿军伤兵阅读刊物,这位伤兵是志愿军里的楷模,失去了一条腿、一只手臂和一只耳朵。

王漫如旧照

从战场平安归来后,王漫如几十年如一日投身儿科护理事业,直至1986年从上海传染病医院正式退休。她工作勤奋敬业,与同事关系亲密和睦,还与东方医院同事结为儿女亲家。

王奶奶年事已高,所幸经过一周治疗,王奶奶两次核酸转阴,迎来出院的好消息。华山医院医疗队特别为她举办了简短而有意义的“出舱”仪式。4月30日傍晚,舱内广播里响起志愿军战歌,两名退伍军人走上前敬礼,将鲜花献给这位敬爱的志愿军护士。王漫如很感动:“这些日子你们很辛苦,谢谢你们!”

出舱后,王漫如返回老人公寓,开始7天居家健康观察。华山团队已与老人相约,待疫情好转、阳光明媚之际,前往公寓探望王老奶奶,听她讲自己保卫家国的辉煌经历,为她讲今日上海白衣天使抗疫的故事……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原创稿件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

作者:侍佳妮

上一篇:

下一篇: